這陣子,不得不抽身處理家事。無論身心靈,沒法倒空去處理家事以外的事。(以致我未能使工作好好地實踐出來,還請見諒。)
媽媽這年多,健康反覆無常,終於,她在2012年1月6日離開了這個物質世界,到了沒痛苦沒眼淚的天堂。
縱然不捨,縱然傷痛,縱然仍有很多回憶和情緒在凝聚,但我們都深信他日天家能再相聚。
還在悼念中......
雖然知道(明白媽媽也希望),我們都能趕快振作起來,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然而情緒和思緒都會莫明的來襲,這些我都清楚,是再正常不過的過程,但仍要去面對和感受。
感謝神,在混沌與沮喪之際,仍有家人和親友,彼此支援著......
我會努力整理自己,收拾心情,盡快回復昔日的笑臉和正能量。
真的,人生少不免分離、遺憾和痛苦,經過歷練,我們才可以如鑽石般發出光芒!
2012年1月29日星期日
2011年12月23日星期五
《不教孩子,只說故事》作者張大光的短片
好些朋友看罷我上次的介紹,都對《不教孩子,只說故事》很感興趣,但在坊間找不到。
這書是雅燕媽媽年初去台北時買的,在台灣的大型書店都有售。若果大家今年聖誕到台灣旅行,也可順道買呢!我則正在聯絡駐香港的台灣書供應商,可替大家訂購,定價HK$97,九折包本港平郵,有興趣便PM我聯絡,我會在2011年12月27日截單啊!
如果想多了解此書和作者張大光的出版理念,可先看看以下短片:
(張大光專訪及示範-24分鐘短片)
(書介-2分18秒短片)
這書是雅燕媽媽年初去台北時買的,在台灣的大型書店都有售。若果大家今年聖誕到台灣旅行,也可順道買呢!我則正在聯絡駐香港的台灣書供應商,可替大家訂購,定價HK$97,九折包本港平郵,有興趣便PM我聯絡,我會在2011年12月27日截單啊!
如果想多了解此書和作者張大光的出版理念,可先看看以下短片:
(張大光專訪及示範-24分鐘短片)
(書介-2分18秒短片)
2011年12月21日星期三
我看親子閱讀
我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已是小學生,小女兒剛好入幼稚園。也許是教育和工作背景的關係,致使我對親子閱讀、說故事、兒童書籍等範疇別具興趣。
其實,我肯定大家都會認同親子閱讀的好處,也很想持之以恆地實踐,亦渴望得到更多資訊去選擇優質書籍給孩子。可是,身為父母的我們,特別是在香港生活的我們,又要為生活奔馳,又要安排孩子各樣的學習,別說還要兼顧數不盡的家事、瑣事,哪有空間、閒情和孩子選書、讀書、聊書、玩書?
所以,一直以來,我都沒有如坊間提到的親子閱讀要點來行事,因為我不會也沒法特意為孩子設定說故事時間(有時連睡覺的時間也不足夠,何來睡前故事呢?),也沒有特別計劃孩子在不同階段要看哪些書籍。不過,我兩個孩子算是喜歡看書,也喜歡親子閱讀,這源於我由大兒子還在襁褓時,已經不知不覺間使用了一些原則,務求讓孩子喜歡書、喜歡閱讀,藉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1. 環境設置:要孩子喜歡書,由他小時開始,讓他與書為伴,書和玩具(尤其硬皮書、布書等)可放置在一起,到孩子差不多上幼稚園,可以買個小書架,讓孩子隨手可以拿到適合他的圖書來翻閱。
2. 選書:能夠提供適合他年齡的書固然是最好,就算偶爾加插些圖畫字典(Pictionary) 、大一點才能看的百科全書、英語故事書等,讓他有閒就去翻,他便更易和這些書做好朋友了。到孩子大一點時,他會稍有自主能力選書,千萬不要怕選題單調,而強迫他看這看那。我發現,孩子隨年齡增長,除了嗜好會擴展外,他的求知慾也會漸強。無論用甚麼方法讓他愛上書,日後他都會知道書本是讓他獲得知識、發現自己的正途之一。
3. 閱讀時間:一般來說,我沒有限制小朋友的閱讀時間,不過影響到睡眠就萬萬不能,因為睡眠對孩子的健康和成長十分重要。有些時候,小朋友可能會把書本捧到飯桌去,就如大人邊吃飯邊看手機或看電視,雖然對消化不算很好,但偶一為之,及不太影響進餐情況,也是可以接受的。
4. 氣氛:當小朋友好像對書沒甚興趣時,要觀察是否因為電視開了,周遭太吵,他太餓或太累……若不是這些原因,可能就是家裏鮮有閱讀氣氛。你有試過和一些朋友吃飯,他們大讚下廚者的手勢,並繪影繪聲地描述菜餚的鮮美,而讓你也食指大動,開胃不少嗎?閱讀胃口亦是如此,如果父母也會捧讀書本,也會對書發笑,小朋友對書不獨不抗拒,還會很好奇呢!
5. 伴讀技巧:說到這裏,我不得不特別在這裏推介《不教孩子,只說故事──創意故事教養絕招》(http://www.yayanmama.com/2011/02/blog-post_27.html)這書。此書是台灣故事屋創辦人張大光先生所寫的,我認為,坊間暫時沒有一本談論親子閱讀或說故事點子的書比這本更捧了!好像他提到要動起來說故事──這種我一直都用的方法,也確實讓孩子聽得津津樂道。雖然他有些說不的做法我也會去做,但是能讓小朋友愛上聽故事,愛上書本,不就是件美事嗎?所以,點子不嫌多,最重要是哪些合自己的脾胃。選對了,你和孩子定必獲益匪淺。
其實,我肯定大家都會認同親子閱讀的好處,也很想持之以恆地實踐,亦渴望得到更多資訊去選擇優質書籍給孩子。可是,身為父母的我們,特別是在香港生活的我們,又要為生活奔馳,又要安排孩子各樣的學習,別說還要兼顧數不盡的家事、瑣事,哪有空間、閒情和孩子選書、讀書、聊書、玩書?
所以,一直以來,我都沒有如坊間提到的親子閱讀要點來行事,因為我不會也沒法特意為孩子設定說故事時間(有時連睡覺的時間也不足夠,何來睡前故事呢?),也沒有特別計劃孩子在不同階段要看哪些書籍。不過,我兩個孩子算是喜歡看書,也喜歡親子閱讀,這源於我由大兒子還在襁褓時,已經不知不覺間使用了一些原則,務求讓孩子喜歡書、喜歡閱讀,藉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1. 環境設置:要孩子喜歡書,由他小時開始,讓他與書為伴,書和玩具(尤其硬皮書、布書等)可放置在一起,到孩子差不多上幼稚園,可以買個小書架,讓孩子隨手可以拿到適合他的圖書來翻閱。
2. 選書:能夠提供適合他年齡的書固然是最好,就算偶爾加插些圖畫字典(Pictionary) 、大一點才能看的百科全書、英語故事書等,讓他有閒就去翻,他便更易和這些書做好朋友了。到孩子大一點時,他會稍有自主能力選書,千萬不要怕選題單調,而強迫他看這看那。我發現,孩子隨年齡增長,除了嗜好會擴展外,他的求知慾也會漸強。無論用甚麼方法讓他愛上書,日後他都會知道書本是讓他獲得知識、發現自己的正途之一。
3. 閱讀時間:一般來說,我沒有限制小朋友的閱讀時間,不過影響到睡眠就萬萬不能,因為睡眠對孩子的健康和成長十分重要。有些時候,小朋友可能會把書本捧到飯桌去,就如大人邊吃飯邊看手機或看電視,雖然對消化不算很好,但偶一為之,及不太影響進餐情況,也是可以接受的。
4. 氣氛:當小朋友好像對書沒甚興趣時,要觀察是否因為電視開了,周遭太吵,他太餓或太累……若不是這些原因,可能就是家裏鮮有閱讀氣氛。你有試過和一些朋友吃飯,他們大讚下廚者的手勢,並繪影繪聲地描述菜餚的鮮美,而讓你也食指大動,開胃不少嗎?閱讀胃口亦是如此,如果父母也會捧讀書本,也會對書發笑,小朋友對書不獨不抗拒,還會很好奇呢!
5. 伴讀技巧:說到這裏,我不得不特別在這裏推介《不教孩子,只說故事──創意故事教養絕招》(http://www.yayanmama.com/2011/02/blog-post_27.html)這書。此書是台灣故事屋創辦人張大光先生所寫的,我認為,坊間暫時沒有一本談論親子閱讀或說故事點子的書比這本更捧了!好像他提到要動起來說故事──這種我一直都用的方法,也確實讓孩子聽得津津樂道。雖然他有些說不的做法我也會去做,但是能讓小朋友愛上聽故事,愛上書本,不就是件美事嗎?所以,點子不嫌多,最重要是哪些合自己的脾胃。選對了,你和孩子定必獲益匪淺。
2011年10月7日星期五
雅燕媽媽~親子閱讀時間
這是遊戲時間後的親子閱讀時間。(好真實吧!家裏亂糟糟的,HAHA!)
妹妹一直捧著《現在工作中》,享受由自己看圖創作的故事;
哥哥就捧著《老鼠記者》,單看書後的系列介紹和版權頁兩個部分,不停問這問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nOKTGinOGY
誰說,親子閱讀一定要規規矩矩的翻書頁?
按著孩子的興趣和需要,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樂趣、知識和成長的養份,
不是更更更重要的嗎?
妹妹一直捧著《現在工作中》,享受由自己看圖創作的故事;
哥哥就捧著《老鼠記者》,單看書後的系列介紹和版權頁兩個部分,不停問這問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nOKTGinOGY
誰說,親子閱讀一定要規規矩矩的翻書頁?
按著孩子的興趣和需要,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樂趣、知識和成長的養份,
不是更更更重要的嗎?
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
即興創作故事
一個下午實踐兩件關於親子閱讀的事情。
1. 發現哥哥在學習上接收的模式是:文字>圖片
週日,一家四口上館子,兒子稍大,已經可以獨立閱讀,因為好朋友送了一本漫畫書給哥哥,一向沒有看漫畫習慣的他,試試捧讀著他近來愛上收看的卡通片的漫畫版。可是,沒看了多久,哥哥在生悶氣,在對媽媽說:「我不喜歡看漫畫,還是有字的書好,一點插圖就好了;這樣的書真的很不好看。」媽媽問:「你喜歡文字多一點嗎?」「對,太多圖,反而不好看。」
2. 妹妹自學能力比較弱,需要互動(對話)和實作(畫圖畫)來學習
平常在外用餐,我們會請餐館多拿張墊餐桌的紙張,給孩子作畫。不過,妹妹還不會自己畫很複雜的圖案,畫了沒多久,就嚷著悶,騷擾著用餐的媽媽。
結果和妹妹來個「即興創作故事畫圖畫」。媽媽翻開了白紙的一面,開始說:
「這裏有隻小白兔,牠叫甚麼名字?」(媽媽邊問邊畫了一隻小白兔。)
妹妹:「咪就係叫小白兔囉。」
媽媽笑著回應:「好好。有一天,小白兔想去探牠的動物好朋友,不過,牠這個朋友住好遠,要走好長的一條路。」(媽媽畫了一條彎彎曲曲的道路。)
「在路的這一邊,就住著這位動物好朋友,妹妹,你說牠是甚麼小動物?」
「小貓。我喜歡小貓。」(媽媽暗叫好彩,因為媽媽不懂畫恐龍呀甚麼複雜的動物呢!hoho)
媽媽把小貓畫妥後,又畫小貓住的房子。「這是小貓住的房子,小貓住在裏面,好舒服啊!」
接著,媽媽又說:「因為小白兔要走好遠的路找小貓,所以要預備一些食物,怕在路上會肚餓。那麼要預備甚麼給小白兔呢?」
「紅蘿蔔,小白兔愛吃紅蘿蔔。」
「好,畫多少個好呢?」(媽媽畫著,畫著,又要妹妹數數看。)
「紅蘿蔔預備好了,小白兔開始走。妹妹,因為這是條石頭路,你可以替我沿路畫上小石頭嗎?」妹妹小心地在路的一端起畫圈上圓圈。
「行行行,小白兔行行行。」妹妹一邊畫,媽媽一邊說。
「好,停。」媽媽突然叫停了妹妹。
走到這裏,有個小湖,湖裏面有很多魚。小白兔想:「小貓很喜歡吃魚的,不如也釣一些魚給牠吃罷。」
媽媽一邊畫,一邊說:「於是小白兔坐下來,拿著釣竿去釣魚。結果,小白兔釣滿了一簍子魚給小貓啊。」
「小白兔拿著魚,又繼續行行行......」(妹妹又繼續畫路上的石頭。)
「停。」媽媽又叫停了妹妹。
「走到這裏,兩隻小動物在小草叢中跳出來,嚇了小白兔一跳。你說牠是誰呢?」
妹妹答:「小豬。還有小羊啦。」
媽媽一邊畫,一邊說:「噢,原來是小豬和小羊,牠們知道小白兔去探小貓,便嚷著要和小白兔一起去探小貓。」
「於是大家便一起行行行......」(妹妹又繼續畫路上的石頭。)
妹妹畫完石頭了。
媽媽說:「啊!牠們到了小貓家啦。
小豬說:『哈哈!讓我捉弄一下小貓啦!』
於是小豬敲了門,噶噶噶,噶噶噶,然後和大家躲起來。
小貓開門看了看,看不見甚麼小動物,以為自己聽錯了,便關上門。
小白兔跟大家說:『讓我們再敲門,今次要給牠一個驚喜!』
於是小白兔又敲敲小貓家的門,噶噶噶,噶噶噶,然後和大家躲起來。
這次,小貓一開門,小白兔、小羊和小豬跳出來大叫:「Surprise!」
小貓很高興,歡歡喜喜地迎接牠們進到屋裏,一起開大食會,過了愉快的一個下午。
-----------------------------
雅燕媽媽親子閱讀小貼士:
雅燕媽媽認為,親子閱讀不限於看圖書,圖畫、說明書、照片、餐牌......也可以成為親子閱讀的素材,只要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那怕是即興創作的故事畫,也是件很讓孩子和爸媽賞心的樂事。
這些創作故事畫,應該以孩子為中心出發,爸媽邊說邊畫時,如果遇上不懂畫,也可以試著畫,好像雅燕媽媽,畫工也不十分好,如果遇上畫得不像,我們改那動物的名字叫「笨笨」好了,用不著太介懷。反正孩子能和你這樣玩玩畫畫,已經可以樂在其中了。
1. 發現哥哥在學習上接收的模式是:文字>圖片
週日,一家四口上館子,兒子稍大,已經可以獨立閱讀,因為好朋友送了一本漫畫書給哥哥,一向沒有看漫畫習慣的他,試試捧讀著他近來愛上收看的卡通片的漫畫版。可是,沒看了多久,哥哥在生悶氣,在對媽媽說:「我不喜歡看漫畫,還是有字的書好,一點插圖就好了;這樣的書真的很不好看。」媽媽問:「你喜歡文字多一點嗎?」「對,太多圖,反而不好看。」
2. 妹妹自學能力比較弱,需要互動(對話)和實作(畫圖畫)來學習
平常在外用餐,我們會請餐館多拿張墊餐桌的紙張,給孩子作畫。不過,妹妹還不會自己畫很複雜的圖案,畫了沒多久,就嚷著悶,騷擾著用餐的媽媽。
結果和妹妹來個「即興創作故事畫圖畫」。媽媽翻開了白紙的一面,開始說:
「這裏有隻小白兔,牠叫甚麼名字?」(媽媽邊問邊畫了一隻小白兔。)
妹妹:「咪就係叫小白兔囉。」
媽媽笑著回應:「好好。有一天,小白兔想去探牠的動物好朋友,不過,牠這個朋友住好遠,要走好長的一條路。」(媽媽畫了一條彎彎曲曲的道路。)
「在路的這一邊,就住著這位動物好朋友,妹妹,你說牠是甚麼小動物?」
「小貓。我喜歡小貓。」(媽媽暗叫好彩,因為媽媽不懂畫恐龍呀甚麼複雜的動物呢!hoho)
媽媽把小貓畫妥後,又畫小貓住的房子。「這是小貓住的房子,小貓住在裏面,好舒服啊!」
接著,媽媽又說:「因為小白兔要走好遠的路找小貓,所以要預備一些食物,怕在路上會肚餓。那麼要預備甚麼給小白兔呢?」
「紅蘿蔔,小白兔愛吃紅蘿蔔。」
「好,畫多少個好呢?」(媽媽畫著,畫著,又要妹妹數數看。)
「紅蘿蔔預備好了,小白兔開始走。妹妹,因為這是條石頭路,你可以替我沿路畫上小石頭嗎?」妹妹小心地在路的一端起畫圈上圓圈。
「行行行,小白兔行行行。」妹妹一邊畫,媽媽一邊說。
「好,停。」媽媽突然叫停了妹妹。
走到這裏,有個小湖,湖裏面有很多魚。小白兔想:「小貓很喜歡吃魚的,不如也釣一些魚給牠吃罷。」
媽媽一邊畫,一邊說:「於是小白兔坐下來,拿著釣竿去釣魚。結果,小白兔釣滿了一簍子魚給小貓啊。」
「小白兔拿著魚,又繼續行行行......」(妹妹又繼續畫路上的石頭。)
「停。」媽媽又叫停了妹妹。
「走到這裏,兩隻小動物在小草叢中跳出來,嚇了小白兔一跳。你說牠是誰呢?」
妹妹答:「小豬。還有小羊啦。」
媽媽一邊畫,一邊說:「噢,原來是小豬和小羊,牠們知道小白兔去探小貓,便嚷著要和小白兔一起去探小貓。」
「於是大家便一起行行行......」(妹妹又繼續畫路上的石頭。)
妹妹畫完石頭了。
媽媽說:「啊!牠們到了小貓家啦。
小豬說:『哈哈!讓我捉弄一下小貓啦!』
於是小豬敲了門,噶噶噶,噶噶噶,然後和大家躲起來。
小貓開門看了看,看不見甚麼小動物,以為自己聽錯了,便關上門。
小白兔跟大家說:『讓我們再敲門,今次要給牠一個驚喜!』
於是小白兔又敲敲小貓家的門,噶噶噶,噶噶噶,然後和大家躲起來。
這次,小貓一開門,小白兔、小羊和小豬跳出來大叫:「Surprise!」
小貓很高興,歡歡喜喜地迎接牠們進到屋裏,一起開大食會,過了愉快的一個下午。
-----------------------------
雅燕媽媽親子閱讀小貼士:
雅燕媽媽認為,親子閱讀不限於看圖書,圖畫、說明書、照片、餐牌......也可以成為親子閱讀的素材,只要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那怕是即興創作的故事畫,也是件很讓孩子和爸媽賞心的樂事。
這些創作故事畫,應該以孩子為中心出發,爸媽邊說邊畫時,如果遇上不懂畫,也可以試著畫,好像雅燕媽媽,畫工也不十分好,如果遇上畫得不像,我們改那動物的名字叫「笨笨」好了,用不著太介懷。反正孩子能和你這樣玩玩畫畫,已經可以樂在其中了。
2011年8月14日星期日
《張爸爸教你陪孩子玩故事》
張爸爸教你陪孩子玩故事:36個一定要玩的精采故事
話說剛過去的一週,雅燕媽媽一家去了高雄、墾丁自駕遊,短短四天時間,在玩水、玩沙、休息中渡過,是個悠閒到不得了的暑假。
結果呢,時間短得沒辦法帶孩子上高雄的故事屋(唯有下次囉),只能在夢時代的金石堂買了張大光(張爸爸)的新書--《張爸爸教你陪孩子玩故事》。
在上一本書裏,張爸爸已經讓大家知道:教孩子,說故事比說教還有效。然而,說故事一點也不簡單,所以張爸爸告訴我們,原來我們可以用「玩」的方式來進行,這本書就是要把他36個最好玩的私房故事,傳授給父母和老師,讓大家說故事的功力大大提升!
張爸爸這本書有些故事是來自現成的,有些則是自創的,雅燕媽媽認為張爸爸自創的故事很好玩,很能拿捏孩子的心理;而現成的故事,張爸爸也會有些添加(也教大家作添加),以便讓小孩子更易明白箇中內容,更有利於學習。
雅燕媽媽2011暑假高雄、墾丁遊的雜感:
P.S. 台灣推動閱讀真的不遺餘力,除了在書店中有舒適的檯櫈給我們打書釘外,還有悠活兒童旅館的遊樂室的書架(那些書量和質素算很不錯了,最少在香港鮮有見到遊樂室會有如此具「規模」的書架啊!),最後在高雄的小港機場,雖然在回程時遇上航班延誤,但所豎立的書架(加上兒童遊樂區,有:繪畫印畫、卡通片播放和一座小小的知識燈塔),也足以讓大家分散候機的壞心情、悶情緒了!總結旅程在閱讀上的打分,也是很Good的!
噢!忘了!我們入住兒童旅館時,有袋很重的禮物,原來內裡包含兒童旅館34個主題的故事繪本,囝囝立即找了本來最想入住的主題來看,還引發了許多問題,好快樂呢!
P.P.S. 墾丁的悠活兒童旅館,雅燕媽媽不得不強力推薦一下,我們住了三天兩夜,也覺得不夠,雖然我家小姐才三歲多,沒法玩水上滑梯,可是她回到家的晚上也忍不住問:「今晚不是住熊貓房嗎?好掛住熊貓房啊!」
建議大家入住前,可以參考他們的網站(悠活兒童旅館 http://www.yohokidshotel.com.tw/),看看能否和孩子選到心水的主題房間來入住啊!
2011年8月1日星期一
《小魚散步》
《小魚散步》就是記述小魚去買雞蛋時的所見所聞,全書都處處表現出小魚的純真與自得其樂。此書另一個特點就是運用不同材料來拼貼創作,如實地表現孩子的生活世界。
雅燕媽媽想,大家在香港也很難有閒情逸致去散步了吧!平時,我們不是拉著小孩上興趣班,就是拉著他們去生日會,還有就是每天過著趕這趕那的日子。想來可以有閒適的心情,慢慢在街上走,觀察和模仿世界上發生的事情,也是學習,也有樂趣。
雅燕媽媽的延伸活動
1. 以散步來觀察世界:何不和小朋友看過書後,趁假期就帶他們到樓下散步,聽聽有沒有小鳥鳴叫?有沒有微風吹得樹葉沙沙作響的聲音?看看小昆蟲有在花間飛,在地上爬?人們在追趕甚麼?老公公對老婆婆說甚麼?
2. 以環保物料來創作:設定一個主題,例如:公園/街道;有時拆去包裝後不要的啞通紙、泡泡膠、花紙等,拼砌出有趣的圖案,加上畫筆來畫畫,讓他們學習以藝術方式表達之餘,又可訓練小肌肉,完成的作品貼到門上,好讓大家欣賞一番,實在一舉多得!
《小魚散步》(中英雙語書+中英雙語CD)
(試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83259)
作者:陳致元/著
出版社:信誼基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02月04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861610200
裝訂:平裝
適用年齡: 3-10 歲
全彩精裝圖畫書,32頁,20x24公分
作者簡介
陳致元民國64年次,屏東人,從小喜歡繪畫,19歲那年對童畫產生興趣。之前以《想念》得到信誼幼兒文學獎評審委員推薦獎,之後更上一層樓,以《小魚散步》榮獲圖畫書創作首獎。
圖書簡介
《小魚散步》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翻開它,跟著主角小魚一塊上街買雞蛋,看小魚沿著巷道一路走到雜貨店,途中偶發奇想,跟著貓的影子在屋頂上走路,學狗叫,在地上撿了一個藍藍的彈珠,從彈珠看出去,世界變成藍藍的大海……
全書不難發覺作者十分用心地鋪陳故事,在素材運用上也多元化,如以瓦楞紙表現鐵皮圍牆、相異的圖拼貼在畫面上---等。雖然僅僅是一段買雞蛋的路程,卻充滿了小女孩天馬行空的奇想,並如實貼切地表現孩子的現實世界。是一個適合大小朋友一起閱讀、思考的故事。
此書已出版中、韓、英、法等不同語文的版本。
得獎紀錄
★意大利波隆那書展插畫獎
★美國《出版人週刊》2003年度最佳童書TOP 10
★《紐約時報》等各重要媒體佳評推薦
★信誼幼兒文學獎
推薦
※美國《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在購物商場充斥的年代,台灣女孩小魚帶我們來一趟簡單的雜貨店購物和散步之旅,一同品嚐珍珠般閃亮、喜悅的片刻,拾回童年的純真歡欣。」
※美國《學校圖書館雜誌》(School Library) :「透過一個小孩的想像力,勾起人們親密熟悉的情感,這本書早已跨越國界。」
※信誼幼兒文學獎評審、資深兒童美育專家鄭明進:「如果從小魚的各個圖樣造型,例如:走動、蹲下、戴上眼鏡、注視商店、吹泡泡等的動作和臉部表情的變化來看,可以發現作者對於人物的調皮模樣及手腳的動作細節觀察得細膩,才能畫得這樣生動活潑。再從整本書色彩表現的效果來看,作者更是善用了中間色調的土黃、灰色、白與黑色,帶給閱讀的小朋友們和諧與素雅的視覺美感。」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一個名叫小魚的女孩,出門去替爸爸買一斤雞蛋做晚飯,她惹貓惹狗,看到地上一顆藍色的彈珠,撿起來玩,踩在落葉上發出聲音這一切都是一個孩子的世界。給孩子一點時間、一點空間,她找到了一個世界。一個有好奇心的孩子是不會寂寞的,好奇心像支鑰匙,打開任何一個不顯眼東西的想像空間。」
雅燕媽媽想,大家在香港也很難有閒情逸致去散步了吧!平時,我們不是拉著小孩上興趣班,就是拉著他們去生日會,還有就是每天過著趕這趕那的日子。想來可以有閒適的心情,慢慢在街上走,觀察和模仿世界上發生的事情,也是學習,也有樂趣。
雅燕媽媽的延伸活動
1. 以散步來觀察世界:何不和小朋友看過書後,趁假期就帶他們到樓下散步,聽聽有沒有小鳥鳴叫?有沒有微風吹得樹葉沙沙作響的聲音?看看小昆蟲有在花間飛,在地上爬?人們在追趕甚麼?老公公對老婆婆說甚麼?
2. 以環保物料來創作:設定一個主題,例如:公園/街道;有時拆去包裝後不要的啞通紙、泡泡膠、花紙等,拼砌出有趣的圖案,加上畫筆來畫畫,讓他們學習以藝術方式表達之餘,又可訓練小肌肉,完成的作品貼到門上,好讓大家欣賞一番,實在一舉多得!
《小魚散步》(中英雙語書+中英雙語CD)
(試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83259)
作者:陳致元/著
出版社:信誼基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02月04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861610200
裝訂:平裝
適用年齡: 3-10 歲
全彩精裝圖畫書,32頁,20x24公分
作者簡介
陳致元民國64年次,屏東人,從小喜歡繪畫,19歲那年對童畫產生興趣。之前以《想念》得到信誼幼兒文學獎評審委員推薦獎,之後更上一層樓,以《小魚散步》榮獲圖畫書創作首獎。
圖書簡介
《小魚散步》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翻開它,跟著主角小魚一塊上街買雞蛋,看小魚沿著巷道一路走到雜貨店,途中偶發奇想,跟著貓的影子在屋頂上走路,學狗叫,在地上撿了一個藍藍的彈珠,從彈珠看出去,世界變成藍藍的大海……
全書不難發覺作者十分用心地鋪陳故事,在素材運用上也多元化,如以瓦楞紙表現鐵皮圍牆、相異的圖拼貼在畫面上---等。雖然僅僅是一段買雞蛋的路程,卻充滿了小女孩天馬行空的奇想,並如實貼切地表現孩子的現實世界。是一個適合大小朋友一起閱讀、思考的故事。
此書已出版中、韓、英、法等不同語文的版本。
得獎紀錄
★意大利波隆那書展插畫獎
★美國《出版人週刊》2003年度最佳童書TOP 10
★《紐約時報》等各重要媒體佳評推薦
★信誼幼兒文學獎
推薦
※美國《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在購物商場充斥的年代,台灣女孩小魚帶我們來一趟簡單的雜貨店購物和散步之旅,一同品嚐珍珠般閃亮、喜悅的片刻,拾回童年的純真歡欣。」
※美國《學校圖書館雜誌》(School Library) :「透過一個小孩的想像力,勾起人們親密熟悉的情感,這本書早已跨越國界。」
※信誼幼兒文學獎評審、資深兒童美育專家鄭明進:「如果從小魚的各個圖樣造型,例如:走動、蹲下、戴上眼鏡、注視商店、吹泡泡等的動作和臉部表情的變化來看,可以發現作者對於人物的調皮模樣及手腳的動作細節觀察得細膩,才能畫得這樣生動活潑。再從整本書色彩表現的效果來看,作者更是善用了中間色調的土黃、灰色、白與黑色,帶給閱讀的小朋友們和諧與素雅的視覺美感。」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一個名叫小魚的女孩,出門去替爸爸買一斤雞蛋做晚飯,她惹貓惹狗,看到地上一顆藍色的彈珠,撿起來玩,踩在落葉上發出聲音這一切都是一個孩子的世界。給孩子一點時間、一點空間,她找到了一個世界。一個有好奇心的孩子是不會寂寞的,好奇心像支鑰匙,打開任何一個不顯眼東西的想像空間。」
訂閱:
文章 (Atom)
網誌緣起

- 雅燕媽媽
- 家庭主婦,育有一子一女,深信親子閱讀是親職教育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曾任小學教師,從事出版工作超過廿五年,並在社交媒體、網誌及雜誌專欄推動親子閱讀,在將軍澳區主持幼兒及小學讀書會,亦參與教會兒童及圖書館事工,經常獲邀到不同學校、教會及機構分享閱讀、寫作、出版、親職教育、親子閱讀等主題,至今主講逾三百場與閱讀相關之活動。出版與親職教育有關的著作包括《孕媽媽應做100件事》、《養育0-6個月寶寶應做100件事》、《親子勁搞笑語錄》等教養書籍,近年撰寫校園故事《卡卡小學》系列。 ** 歡迎查詢: (1) 實體或網上講座、工作坊及閱讀活動; (2) 版權及出版工作; 電話:852-3753 9113(喜悅文化 鄭小姐); 電郵:yayanmam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