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6日星期四

我的《謝謝您,福柯老師!》回來了

話說上次上閱讀課,把《謝謝您,福柯老師!》買回來後,隨即送了給兒子的普通話老師,因為老師也有用圖書教學,也有讀寫障礙的學生。可是,原來回到上課的地方,書商已經沒貨了,一等等了個多月,昨天下午終於能再次捧讀這本好書。

兒子看見我收書時興奮度急升,也忍不住把頭探過來一窺究竟,我便和他讀讀這本書。不料,竟然自己也是一邊讀一邊忍不住下淚,看到主角因為讀寫障礙而有的難堪遭遇,因為遇上好老師肯花時間以特殊方法去引導,也因為主角最終能真確嘗到知識的甜味......怎會不令人動容呢?

讀後,兒子深呼吸了一下,問我甚麼是讀寫障礙。的確是,對於他這個未滿兩歲已經自己會拿筆練寫大小楷字母和數字的小朋友來說,這真是件遙遠的事。可是,如何明白他人的弱項,從而學會憐憫和體諒,學會包容和忍耐,學會愛心與相助,也正正是每個小朋友需要學習的。當然,從別人如何克服弱項中,也可以幫助小朋友面對自己的弱項,並且學會對幫助自己成長的人存感恩的心,亦是非常重要的。

好!下週故事媽媽的時間雖然不多,但我要和小朋友分享這個故事!


謝謝您,福柯老師!Thank you, Mr. Falker

2011年6月8日星期三

《與成功有約》(兒童繪本版)--培養7個好習慣

與成功有約(兒童繪本版)--培養7個好習慣

數年前,雅燕媽媽聽鴻福堂執行董事司徒永富先生講課,提到成功人士的7個好習慣,才想到家裡也有這本好書,不禁翻了幾翻。坦白說,習慣這回事,如果可以由小培養,你說多好;否則是要先改變舊有觀念,再改掉舊有行為,好讓好習慣、新習慣去形成,去建立。

等了多年,終於給我遇上了這本兒童版。聽說,這是作者在賣了數百萬本《與成功有約》,又主講了場數數不盡的演講時,給人問到:「《與成功有約》提到的7個習慣,是否也可套用在教育兒童上?」是以,作者用心的以故事形式帶出這7個好習慣的良方,讓孩子年紀輕輕便可建立成功領袖的特質。

雅燕媽媽深信,這7個故事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品格和生活態度,從此和「港孩」標籤說拜拜,邁向未來的成功之路。

雅燕媽媽閱讀建議:
好書應該細讀,更好的書應該是可以帶來生命改變。
建議親子閱讀方式:每周一個故事,並著孩子於當周開始建立一個習慣。

來自教育界及商界盛行之《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全球超過15種譯本,銷量超過 300萬冊
以兒童繪本方式,用7個故事教導孩子7大智慧,培養領袖成功特質





《與成功有約》(兒童繪本版)封面
書名:與成功有約(兒童繪本版)--培養7個好習慣(英文原名:The 7 Habits of Happy Kids)
作者:西恩.柯維 Sean Covey
插畫:史黛西.克提斯 Stacy Curtis
譯者:呂衍慶
用色:全彩四色
頁數:96頁
尺寸:22.5 X 28.5cm 
雅燕媽媽推介年齡:4-8歲


《與成功有約》(兒童繪本版)封底

2011年6月7日星期二

0-6個月大寶寶的語言發展

培養寶寶閱讀由0歲開始

                 許多爸媽都覺得奇怪,怎樣教0歲的寶寶閱讀呢?當然,寶寶不會一開始便懂得閱讀的,需知道閱讀也是語文能力中(聽講讀寫)的其中一環,要寶寶學會早讀,語言能力的培養自不可少。

          不要以為寶寶甚麼都不懂,事實上寶寶十分需要人與他/她接觸和溝通,寶寶也有判別表情、語氣的能力。最近才有位媽媽跟我分享,她那一個多月大的寶寶每早都會哭鬧一下,有一個清晨爸爸的話說得大聲了點,氣氛有些緊張,寶寶便安安靜靜的不敢哭鬧了。所以說,寶寶年紀很小已懂得意會和表達自己。

              當你與寶寶對話時,你可模仿寶寶的聲音,也鼓勵他/她模仿你。和寶寶說話時,你可以同時加入簡單動作,如請請、再見、你、我、吃等,這樣可以幫助嬰兒明白更成人意思,而且到寶寶還沒有學懂用言語表達時,已可以用動作表達自己。

            待寶寶稍大一點時,你會發現寶寶利用手勢、聲音及面部表情來傳達感覺與需要。可以說,寶寶的語言發展過程是靠著觀察,由發聲起,到發單字、短句和完整句子。一般來說,6個月的寶寶能發出一些聲音、微笑、哭聲、手勢和表情表達需要,也會用手推開不想要的飯餐等不同的物件,這些都正表示他/她已逐步建立良好的溝通基礎。到69個月大,寶寶便會發出疊字的聲音,父母一般都會藉此教導寶寶短句,如:「媽媽,抱抱。」或「妹妹,車車。」但也有專家提出此時期減少說疊字的「BB話」,可以免卻寶寶日後要戒掉說「BB話」的需要,所以會建議父母以清楚的口型跟寶寶說清晰地說正確的詞匯,如「媽媽『抱』妹妹。」或「妹妹,這輛是『車』。」

培養愛閱讀的孩子

          很多人都以為,小朋友是否愛閱讀,和他/她在開始入學校學習有關。事實上,小朋友是否愛閱讀,是由0歲開始培育的。也許父母們都覺得很驚奇,嬰兒尚小,怎樣閱讀?
      
          當然,寶寶年幼時是無法獨立閱讀的,但在寶寶能獨立閱讀以前,還有很多階段需要你和他/她去經過。要培養小寶寶從小對閱讀有好感,從而學會捧起小書閱讀、操控小手指翻動書本,必須在家中營造閱讀的氛圍。

          由寶寶小時候開始,便在嬰兒床上設置布書、在浴盆裏擺著洗澡的浮泡書、在活動地墊放上硬皮書和字卡,便可讓寶寶把圖書當玩具般把玩。

          除此之外,家中設立圖書角,玩具箱也放入圖書,佈置書香環境,也是父母可以為寶寶營造的閱讀氣氛。當寶寶夠大可以爬行,可以自由移動時,就會學著去把圖書拉出來。

          另外,父母和兄姊愛讀書的話,寶寶從小開始觀察閱讀也是一件有樂趣的事情,也會模仿閱讀的樣子。如果可以,父母和兄姊也可養成每晚臨睡前為寶寶讀一小段書的習慣,讓寶寶從0歲開始享受這些溫馨的親子時刻,對其日後培養閱讀興趣亦有幫助。

          如果想讓寶寶每天都有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的話(因寶寶注意力有限,建議每次讓寶寶坐在你膝上聽你閱讀不超過5分鐘),記著閱讀前播放特定的柔和音樂,如此寶寶每次聽到這些音樂時便意識到閱讀時間到了,這樣便會更快投入親子閱讀時光。

          記得,寶寶雖然年紀小,但是透過父母親子閱讀及各樣的薰陶,便能學會專注和欣賞週遭事物,更會因而增加對你的信任和愛,對親子關係大有幫助。

2011年6月3日星期五

親子閱讀:最重要的是親子,而不是閱讀

昨天和香港親子閱讀書會會長嚴吳嬋霞女士嘆早茶,最深刻的對談莫過於:親子閱讀,最重要的不是閱讀,而是親子啊!

提起親子閱讀,想起坊間有人教家長要在之前做好多預備:自己讀過本書,想好提問的地方...... 但坦白說,現今生活如此迫人,有幾多個家長有閒做得到?

就好像教師,教案寫好,學生也不會如你所願回答你的問題;即是說,就算書本有編輯寫了導讀,設定了提問的地方,我發現大部分小朋友也不會依書(或你所說的)來思考和發問,你會欣賞他們更有創意地提出他們的見解,所以陪讀的人「執生與走位」便顯得非常重要。

坦白說,如果伴讀者的性格是自私的,又怎樣可以好靈活的告訴小朋友分享的好處和重要性?

如果伴讀者單單靠導讀問題在不同位置向小朋友發問,小朋友是很聰明的,一聽又知你在說教,那可慘了!因為他們不會喜歡聽你講故事,因為你又囉唆他,把他當傻仔,又要硬塞甚麼道理給他。最可怕的是,他也明知你做一套時又講另一套,需知道言行合一對教育來說,真的是十分重要。如果你想小朋友長大後對人有信任,有安全感,不喜歡說謊,那麼伴讀者自己也要把真面目給小朋友看才可!

事實上,真面目是:大人也會有不好、需要改善之處。通過閱讀,在互相交流提問的過程中,彼此就可以在互信互愛基礎下共同成長與發展。

誰說親子閱讀只是對孩子有益?其實伴讀者和小朋友都在過程中進步。

我想,若果單單在技巧上做到親子伴讀,那實在太片面、太皮毛、太不夠深入、太浪費這些親子時間!實在不知道有多少家長是這樣的呢?不過其實肯花時間做,也算不錯了,起碼也是肯花時間去陪孩子成長,可是若可以做到更深度的溝通,讓親子關係有更深更遠的發展和影響,大家何不去試試呢?

2011年4月19日星期二

故事媽媽~魔奇魔奇樹

談勇敢的繪本--《魔奇魔奇樹》

故事簡介:豆太和爺爺相依為命,他們的屋前有一棵魔奇魔奇樹。這棵樹的果子可以做成美味可口的小食,豆太很喜歡吃。白天,豆太不怕這棵樹;可是到晚上豆太覺得魔奇魔奇樹好可怕,好像有鬼手一樣。偏偏每個晚上豆太都要上廁所,爺爺抱豆太到樹下哄豆太尿尿,豆太會怕得尿不出來。爺爺跟豆太說起每年都有一個晚上山神舉行慶典,那時的魔奇魔奇樹都像著了火的很漂亮很漂亮,不過只有最勇敢的小朋友才可以看到。豆太的爺爺和爸爸都見過了,你猜豆太最後可以見到著了火般的魔奇魔奇樹嗎?

話說上上上個星期去聽Apple姐姐介紹幾本繪本,其中一本是很久以前看過的《魔奇魔奇樹》,之後和好朋友談起繪本的事,竟然她也不約而同的推薦此書。想到還有一個星期要當故事媽媽,所以就下鎚決定和小二的學生講這個故事。

其實這本書在N年前看時,已經覺得這本其貌不揚的書著實寫得很好,最好的地方,不在於故事主角豆太如何由膽小變勇敢,我覺得最最最捧的是,豆太最後那幕,還是要爺爺在半夜陪他去尿尿。

如果我們都明白,成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許多不同的鍛鍊而來,我們也許對自己的小朋友會包容多一點,忍耐多一點。


雅燕媽媽講的《魔奇魔奇樹》

魔奇魔奇樹的日文是mochi mochi noke,mochi mochi就是我們在小食店和日式超市看到的麻糬,據和我拍擋的朋友說,魔奇魔奇樹就是冬青樹,書中提到爺爺把那樹所結的果子壓碎再蒸出來的,就是麻糬。

我一開始就開宗明義教小朋友讀此書的日文,讓他們回到班裏時可以用日文回答老師「故事媽媽」所說故事是甚麼。

之後,我用了一個巨型的手偶當豆太,我自己當爺爺,拍擋當醫生,為小朋友演繹《魔奇魔奇樹》。說過故事後,我請同學用日文告訴我聽的故事的名字,不過聰明的小朋友都會把noke讀作naughty,那我只好請所有naughty的小朋友出來拿個魔奇魔奇回家吃了。

就這樣,愉快的一個中午又過去了。很期待下一次的故事時間呢!

魔奇魔奇樹

2011年3月13日星期日

人生路.親子情--圖畫書中的生命閱讀

圖畫書可以帶來甚麼樣的教育呢?如果只限於為了提高孩子的語文知識,便實在太小看了它!

上週五超趕的由東邊跑到西邊去聽APPLE姐姐(其實都跟我一樣已經有兩個孩子的啦)講這系列的閱讀講座,感動的是,她不是一般香港人急速的詞令,讓人喘不過氣來那種STYLE;反而,她會輕聲溫柔的和你在繪本中找到我們為人父母的思考空間,上她的課,簡直會自然進入鬆弛的「退修」(原諒我用了基督教術語,但這個詞真的太接近了)狀態。

她介紹了三本童書,因為遲了一點的關係,只能聽到之後兩本的內容,但都精采得不能言語了。

《在彼此的地圖相遇》:這是介紹兩個繪製地圖的人相遇的故事,故事帶出,我們的人生地圖,也會遇上不同的人,有沒有一些人讓你和他(們)的地圖相遇時,會讓你的地圖帶來甚麼樣的改變,你的生命會變得不同呢?



另一本是讓我忍不住落淚的《謝謝您,福柯老師!》:此書是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波拉蔻所寫親身經歷的故事。原來小時候的波拉蔻是個讀寫障礙的兒童,飽受同學的欺凌,結果新來的福柯老師發現她的問題,和另一位老師合力幫助她之下,她終於從讀寫障礙中走出來,成為了現今的兒童文學作家。她的故事讓我們為人父母的明白到,無論在養育兒女有多大困難,忍耐、堅毅和不離不棄的愛,對他們是何等重要!


APPLE的課堂還有三次,要把握機會,抽時間來上喔!


地點:基督教從基堂,荃灣南豐中心202005A-B
(荃灣地鐵站A出口,德慧文化荃灣站書店同一層)
日期:311, 18, 25, 41(逢星期五)
時間:上午9:30 – 11:00  (<--其實是到11:30am, 主辦機構的網站寫錯了)
費用:$400(共四堂)  *4人同時報名8, 出席全部四堂者, 贈送繪本1(三選一)*

報名及付款方法:
1.  親身繳交:把款項直接交到德慧文化荃灣站, 尖沙咀站或總辦事處.
2.  郵寄支票:請用劃線支票(抬頭:「德慧文化圖書有限公司」,連同姓名、聯絡電話寄回以下地址:荃灣橫窩仔街2-8號永桂第三工業大廈2B. (信封註明:報讀『人生路.親子情』)
3.  銀行轉帳:請將款項存入任何一間恒生銀行戶口之「Virtue & Wisdom Link Books Ltd」戶口: 228-273751-883,並連同存款收據、姓名、聯絡電話,傳真至:24074111或電郵至: danielm@vwlink.net
(查詢電話:24074000馬先生)

網誌緣起

我的相片
家庭主婦,育有一子一女,深信親子閱讀是親職教育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曾任小學教師,從事出版工作超過廿五年,並在社交媒體、網誌及雜誌專欄推動親子閱讀,在將軍澳區主持幼兒及小學讀書會,亦參與教會兒童及圖書館事工,經常獲邀到不同學校、教會及機構分享閱讀、寫作、出版、親職教育、親子閱讀等主題,至今主講逾三百場與閱讀相關之活動。出版與親職教育有關的著作包括《孕媽媽應做100件事》、《養育0-6個月寶寶應做100件事》、《親子勁搞笑語錄》等教養書籍,近年撰寫校園故事《卡卡小學》系列。 ** 歡迎查詢: (1) 實體或網上講座、工作坊及閱讀活動; (2) 版權及出版工作; 電話:852-3753 9113(喜悅文化 鄭小姐); 電郵:yayanmam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