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溫習」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溫習」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5月25日星期一

200525_晴報:小學生復課前準備 前教師分享溫習心得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51569/%E5%B0%8F%E5%AD%B8%E7%94%9F%E5%BE%A9%E8%AA%B2%E5%89%8D%E6%BA%96%E5%82%99%20%E5%89%8D%E6%95%99%E5%B8%AB%E5%88%86%E4%BA%AB%E6%BA%AB%E7%BF%92%E5%BF%83%E5%BE%97

謝謝晴報紙版和電子版的報導。


小學生復課前準備 前教師分享溫習心得

發佈時間: 2020/05/25
隨着教育局宣布中小學將於5月27日(本周三)起分階段復課,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為子女重返校園作好各方面的準備。
停課逾3個月,縱使仍會上視像課程及有不少功課,
但小孩長期留家難免心散,小學家長如何協助孩子鞏固已學的知識?
曾任小學老師的雅燕媽媽,就分享了她協助子女溫習的心得。
雅燕媽媽大仔已讀中五,女兒將會升中。
她曾任小學教師,現為出版顧問、育兒書及童書作者,也推廣親子閱讀。
她覺得疫情停課數月,難得沒有測驗考試,
對學生來說,多了珍貴的「MeTime」,應好好地玩和休息。
雖然如此,但復課在即,孩子始終要收拾「放長假」的心情。
雅燕媽媽指出,首要做的事,當然是把作息時間調好,
逐步改掉晚睡晚起習慣,重新建立上學期間早睡早起的規律。
家長也可趁復課前這段時間,逐少逐少協助小學階段的孩子鞏固已學的知識。
溫習方面,雅燕媽媽有其心得,
大前提是,她認為溫習過程可以是無痛的,有時甚至輕鬆好玩。
1. 中文生詞口頭造句
中文默書總會有很多生詞,
雅燕媽媽在溫習期間會順帶請孩子用生詞玩「口頭造句」,
並請孩子錄音,方便她之後利用那些句子,化成供詞填充題練習,
她說以此循序漸進方法,可加強孩子對該些生詞的印象。
而由於句子是孩子自己想出來的,所以練習得多,也能幫助他們作文。
對於高小學生來說,背成語和諺語是重要的,
她的方法是會把成語融入日常情景對話之中,幫助孩子明白如何運用成語。
2. 英文時態動詞也分組記
英文科,無論低小抑或高小,都離不開要學英文文法的動詞時態(tenses)。
雅燕媽媽指出,現在式(present tense)、過去式(past tense)、
過去分詞(perfect tense)主要的動詞表,要愈早記熟愈好。
不過,最初階段可讓孩子記着常用的那些,
並且教他用顏色筆/符號分好,哪些是只「+ed」,
哪些只轉一兩個字母,哪些會有大變動,哪些不變,以幫助他們記憶。
她建議按孩子的能力來把每5至9組字分成多個部分背記,
讓他們學會按部就班來達成目標,既可減輕溫習的壓力,
也讓他們學會有計劃地溫習。在分類的分析過程中,
孩子會發現不同知識的規律,有助提升學習效能。
3. 要先研究數學例題
老師教完每一課題,會要求學生做幾題數交功課。
她建議可以額外多做一些該課題的題目,以求更加熟練,
若做錯了,就必須檢討為何答錯。
「方法是要找回課本中相關的例題來研究,圈出重點,
看清楚計算步驟,特別是這段自學的時間,課本中的例題十分有幫助。
最理想,當然是做練習之前先看一遍例題。」
她補充說:「我常常和我的小朋友講,做到考試100分我當然高興,
但若能做到『試後100分』,即代表他學習認真,是一個負責任的人。」
她又稱,數學科基本上是要求學生做得快而準,
若果考試臨近,需要操數,在做作業的小總結時,可以一邊做一邊計時。
4. 常識科要留意時事
雅燕媽媽說,學生溫常識科,許多時只着重溫每一課的總結,
以及作業的題目,但學校出卷的老師往往會從課本中的一些圖文解說部分出題,
所以學生溫習時也需要留意課文的細節。
時事題方面,國際大事件、政府政策、環保題目等,永遠熱門。
她指出:「如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則新聞已有很多資訊,需要留意。」
撰文︰胡慧雯
攝影︰程志遠、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編輯︰余運慶
美術︰李明
小學生復課前準備 前教師分享溫習心得
雅燕媽媽曾任小學老師,她主張因應不同小朋友所屬的學習類型而因材施教。
小學生復課前準備 前教師分享溫習心得
英文生字難記,雅燕媽媽便想出在生字的響音字母下加哈哈笑符號,以幫助子女記憶。
小學生復課前準備 前教師分享溫習心得
雅燕媽媽會把英文時態分開不同組別教子女,有時加入符號幫助他們記憶。
小學生復課前準備 前教師分享溫習心得
學生做數學練習要有成效,事前應先認真研究每一章的例題。
小學生復課前準備 前教師分享溫習心得
雅燕媽媽指出,溫習常識科時,課本中許多細節內容也不應忽略。

2020年2月24日星期一

我家小小小故事~XX交易


我家小小小故事~XX交易:

哥哥溫習測驗正如火如荼,一個階段之後,終於可以鬆一鬆,他建議和大家玩大富翁紙牌。

媽媽和妹妹同意加入戰團。

玩了數次,五歲的妹妹好像開始認得一些紙牌的作用,越戰越勇,差不多局局都取勝(當然有人會讓她)。

又到了妹妹出牌,她興奮地大叫:「腸仔交易!」

哥哥和媽媽見到她所出的紙牌後,不停狂笑,因為紙牌是寫著「強制交易」。




-------------------
作息有時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馬太福音11:28-29

休息,並不一定是睡一覺;對於學業緊張的小朋友來說,有時讓他鬆一鬆,玩玩桌遊、紙牌遊戲,摸摸心愛的洋娃娃和玩具,又或做做手作……也是休息的一種。

我們家,不會一味開行TURBO要孩子衝功課和溫習,尤其測考,更需要讓他們好好安排溫習計劃,當他們溫習了一段時間或達成一定的小目標後,就讓他們小休,這樣就能將他們疲勞的肉體和閉塞的大腦REBOOT,這方法可謂保持較高效能的不二法門。

有時,真的遇上很大量的溫習材料,但小朋友又很疲乏時,我寧可要他們去睡覺,也不要糾纏在低效能的時光中磋跎。因為睡醒之後,一來他們覺得時間不足,需要更集中精神去溫習;二來休息後所補充的精神、記憶力和體力,足以讓他們更有效率地溫習呢!

小朋友要如此建立作息的習慣,大人更需要——尤其已經累得想發脾氣的時間,省下一口氣,跟另一半和小朋友說,讓你小睡一下吧!柔和謙卑的父母,也是靠休息換來的!

上一篇:我家小小小故事~媽媽的香味

下一篇:我家小小小故事~他有色盲嗎?

2013年10月15日星期二

一雞兩味中文科及常識科溫習法(小學適用)

  話咁快又測驗了,小一同學第一次備測考,最緊張的應該是父母。

  剛過去的週日,雅燕媽媽才和小一家長分享了我的一雞兩味溫習法。(可惜的是,這方法對一般官津的中文小學才有效,歉甚。)

  話說小一同學,由幼稚園升上來,可謂盲字不識多隻,如何在中文卷上又解題又造句?實在很匪夷所思。為了可以短時間內讓孩子的成功感倍增,我會在測考前一兩週開始和孩子先溫習常識科。

  常識科?對的,因為常識科有很多生字,也需要考填充(小兒的學校會不供詞填充的,所以懂得回答問題,也得讓他會默寫方可),所以預早幫助孩子默詞語,是考取高分的不二法門。

  到了溫習中文科之際,就著或會考到的詞語和句式抽出來預先與孩子口頭造句,建議期間可利用常識科默寫過的詞語來造句,如此,溫習常識等同溫習中文,必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在口頭造句時,父母不妨把孩子所造的句子用簡單用語記下,詞語部分蓋著讓孩子填充,最初是供詞填充;完成後再多做一次不供詞填充;之後抽詞語出來請孩子自行寫下造句(可以背寫填充題的句子),如此,父母已經和孩子溫習了(供詞與不供詞)填充與及供詞造句及句式仿作三個部分了。

  雖然以上的方法需要花點時間,但卻是非常有果效的,因為孩子不習慣測考要有的時間控制,一開始時造句可能會多花了時間,所以在溫習時先抽詞語及所有課後句式來造句,讓他先有印象(甚至記憶),再去應考,便易於在限時內取得難取的分數。

-------------------------------------------------
小總結:

1) 溫習常識科詞語(可用口頭問答方式考他,著他默寫生字)

2) 以口頭造句方法溫習中文科(父母同時以簡單用語記下句子)

3) 利用2)的句子,加上混亂了的詞語,讓孩子做供詞填充

4) 利用3)的題目,讓孩子做不供詞填充

5) 著孩子憑記憶參考填充的句子,完成供詞造句及句式仿作

2013年6月26日星期三

如何和孩子備測考 by 雅燕媽媽(五)

嘩!原本只想寫少許過來人經驗,怎料想寫的東西越來越多(也許可以成書啦!:-p 說笑好了!)......

提到溫習時間表,我們應在測考前何時起和孩子溫習最好呢?(舉手時間來了!)
1) 一個月前
2) 兩、三個星期前
3) 一個星期前
4) 之前一兩天
5) 平時都已經在備戰
6) 算把啦,溫唔溫都係咁

我想看這個blog的父母,該不會選 6) 吧。可能有些家長認為,5) 留待他們考公開試才這樣吧!但究竟備戰狀態是甚麼意思呢?就是平常已作好準備,隨時考核他也不會出大問題的意思。雖然小學雞一下子要這樣要求,的確是很過份的,不過讓孩子慢慢培養這個意識(小學已經有這個意識也很好了),讓他慢慢建立這個習慣,就非常好了!

其實很多學校的老師都盡心盡力,會在孩子測考前苦心經營小測的試卷給孩子,讓他們先打個底,也心裏有個大概,知道自己的程度在哪裏。當然,父母可以循環再用這些小測試卷,作為考試前的複習,因為這份小測卷的內容也算是有依據地和孩子溫習的材料,大家可不要浪費啊。

由於我們已建立溫習測考的規律,而很多時我們的時間表都未必能配合老師要求小測的時間,也在想反正小測是不計分,所以我著孩子就把它們當為無痛溫習好了--有時他會拿著不合格的卷子回來給我簽名,我倒沒有很大反應,只告訴他還要溫習的內容可不少喔!(也很明白他並沒有達到平時都已經在備戰那個境界啦。)

至於我家,初小時會比較緊張,測考前一個月,或者三個星期前,已經在溫習了。後來發現,太早溫習除了加添他的學業壓力外,很多時溫習了的內容,在測考前一兩週差不多要重新再來。現在,我們已經調整至,大概在測考兩星期前開始溫習。現在的小學大都是按中文、英文、數學和常識這個編排來測考,有些學校會在中英文測考期間中間停一停,讓學生有喘息的空間,也有充裕的時間溫習後面的科目,我們覺得這個安排真的很好。

就用以上的測考規律,來設定溫習時間表如下:

一、測考前兩週
1) 中文科:默寫範圍生字及口頭造句
2) 英文科:默寫範圍生字
3) 數學科:最少做一個總複習練習題
4) 常識科:最少完成常識活動冊的問答題的默寫

二、測考前一週
1) 中文科:默寫曾出錯的生字、供詞填充、課文句式及成語(如有)造句
2) 英文科:默寫曾出錯的生字、溫習課文句式
3) 數學科:最少做一個總複習練習題
4) 常識科:口頭溫習常識活動冊問答題、作業(連同重要字眼的默寫)

三、測考前一、兩天
1) 中文科:不供詞填充(包括用其成語造句來填充)、口頭造句(只抽取少部分)、選讀作業、補充、工作紙等所有測考範圍(我們不讀閱讀理解等題目;另外[如有需要才]在每課讀完後抽問題目)
2) 英文科:串生字、做1-2份工作紙(孩子學校平日提供的工作紙已經和一份試卷的模式差不多,所以有時會檢視比較弱的一份,影印給孩子再做一遍)、選讀作業、補充、工作紙等所有測考範圍
3) 數學科:最少做一個總複習練習題(一定要改正及講解出錯的地方,有時不小心犯的錯誤,可以在這些溫習當中得到提醒。切忌做完便算,這樣孩子沒有評估、沒有檢討,學不到要學的,便連做練習的時間也浪費掉了。)
4) 常識科:課文細緻溫習(記憶及默寫重點)

希望以上能對作為大家的參考。若還有甚麼地方需要補充,又或想交流,歡迎留言啊!

暑假快到了,大家先放鬆一下,下學年再作戰好了!

2013年6月22日星期六

如何和孩子備測考 by 雅燕媽媽(三)

中、英、數、常溫習方法 ( I )

一、相信多感官學習,尋找孩子的學習模式
雅燕媽媽相信,多感官刺激的教育方法,不單令學習變得更為有趣,而且成效也更顯著。
所以,許多科目的溫習當中,我都會盡量以多感官的方法來幫助孩子記憶,讓備考的日子,彼此都能樂在其中。

有時,見到老師和父母要孩子死記爛背測考範圍,甚至要求過量的抄寫,認為這就能幫助孩子溫習。坦白說,我認為這些老舊的溫習方法對很多孩子來說,是浪費精力和時間。(嘩!好膽大,挑戰傳統?!)

只是因為,雅燕媽媽知道,每個人在不同的學習模式上,都會收到不同的果效,就是說,有些人通過繪畫會學得好一些,有些人用聆聽的方法會吸收一點,有些則要畫圖表(這個我要舉手),有些要做動作,有些要唱唱歌,有些要抽象點,有些要實物......能夠找到孩子用哪種學習模式去溫習比較有效,然後就用這個方法來幫助他的記憶,學習自然事半功倍。

當然,我也明白,一班學生哪麼多,老師怎能判別所有學生的學習需要之餘,為他們都設計合乎其需要的教案?所以,請家長們也體諒學校老師的辛勞,發現和發揮孩子的學習方法,這個責任反而是在家庭學習上。

二、有效地溫習中英文默書(各科生詞溫習也可用此方法)
孩子升小初期,雅燕媽媽也曾試過要孩子抄寫默錯的字,結果孩子表現得很不耐煩,源於他不用抄寫,只看一眼便學會!(雅燕媽媽自己的學習模式就是通過抄寫,但孩子不是啊!)對於幫助孩子記牢易錯的字,我也有些小竅門的,就是把他常常記錯的部分,用紅筆或螢光筆標示出來,這樣他不獨知道自己有錯字,而且要在小息或測考(甚至默書前)就可以方便地提醒自己曾經出錯或易錯的地方了。

中文默書,孩子寫錯了字,當然要在默寫的紙上寫上正確的字,但如果能多走一步,把出錯的部分特別標示出來,孩子便能記得更牢固。例如:「辮子」被寫成「辨子」的話,便要替他標示錯字為「辛辛」。

另外,中文字比較好辦的,就是8成的文字都是形聲形義的字,所以可以和孩子解釋一下字義或提醒文字的發聲,便有助他記憶。

至於英文默書的溫習,除了用斜線幫助孩子把音節分拆,讓小朋友易於記讀記串生字外,我通常會在每個生字的每個響音字母(a, e, i, o, u)下,都用點點來標示,如果有連續兩個響音字母,我還加個笑口在兩點下面,成為「哈哈笑」,如果有三個響音字母,我們會說這個字有「三眼仔」了。如:「buil/ding」這個字,就會是在ui及後面的i下面加上圓點,而ui就是「哈哈笑」了。故此,當孩子串字時忘記了,就可以提醒他:
1) 生字讀出來有多少個音,就該有多少部分的字組;
2) 每個字組多數都有一個 / 一組響音;
3) 整個生字中有沒有哈哈笑 / 三眼仔。



不過如同之前所述,有時少不免在學習上遇上大腦閉塞的情況,這個時候,如果是溫得太久,給五分鐘自由活動時間,他會超感激你的體諒,哪怕只是讓他推推玩具車、抱抱小娃娃、喝口水、吃點糖果等等,都有助他recharge。

當然,有時他是需要你給些點子,讓他記得更好。好像有一次,兒子怎樣也記不到karate這個字(其實不是很深的啦),結果我除了用拼音的blending方法來拆開此字外(kar/ate),也加點想像,加點動作,加點小故事來強化記憶。

而karate這個字,剛好他的好朋友叫Karson,也有玩karate(其實朋友是玩跆拳道啦,鳴謝朋友的媽媽指正), 我就說,「你的好朋友(kar)(kar)剛吃(ate)人家拳頭,所以空手道便叫Karate了。」這樣又好玩,又好記了罷!之後,他每次串這個生字時就想起這個搞笑故事了。(好朋友Karson可不要生氣啊!我們當然知道你很勁,常常給人吃拳頭啊~但別給我的孩子吃啦!hoho)



待續......
「如何和孩子備測考 by 雅燕媽媽」(四):中英數常溫習方法 (II)

網誌緣起

我的相片
家庭主婦,育有一子一女,深信親子閱讀是親職教育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曾任小學教師,從事出版工作超過廿五年,並在社交媒體、網誌及雜誌專欄推動親子閱讀,在將軍澳區主持幼兒及小學讀書會,亦參與教會兒童及圖書館事工,經常獲邀到不同學校、教會及機構分享閱讀、寫作、出版、親職教育、親子閱讀等主題,至今主講逾三百場與閱讀相關之活動。出版與親職教育有關的著作包括《孕媽媽應做100件事》、《養育0-6個月寶寶應做100件事》、《親子勁搞笑語錄》等教養書籍,近年撰寫校園故事《卡卡小學》系列。 ** 歡迎查詢: (1) 實體或網上講座、工作坊及閱讀活動; (2) 版權及出版工作; 電話:852-3753 9113(喜悅文化 鄭小姐); 電郵:yayanmama@gmail.com